星空
聯合報七十周年
聯合報七十周年
聯合報七十周年
聯合報七十周年
聯合報七十周年
聯合報七十周年
聯合報七十周年
「聯副70.台積電青年文學」系列論壇,每週五上午10:00與您空中相見!

聯副 70 線上論壇

聯副 70 線上論壇

09/30

副刊的黃金年代 (講座介紹)

主持人 楊佳嫻

主講人 詹宏志 & 楊照

  • 追憶
    似水年華
  • 台積電
    青年論壇
  • 台積電
    文學獎
  • 聯合報
    文學大獎

    節目表

  • 09/30

    再次回顧

    副刊的黃金年代
  • 10/07

    再次回顧

    文學的漫漫長路──
    從發表、出版到編選
  • 10/14

    再次回顧

    影像時代裡的老派生活指南
  • 10/21

    再次回顧

    文學因緣
  • 10/28

    再次回顧

    今夜星光燦爛──
    從文學獎談起

聯副 70 紙上展

聯副 70 紙上展
2021/09/30
報紙.聯副.丘彥明——我們的美好時代
蔣勳
立即閱讀

聯副精選

聯副精選
1978/8/18
鍾肇政‧許信良‧林二‧鳳飛飛談通俗歌曲的民族化
彭碧玉

第一類接觸,意內;

第二類接觸,意外;

第三類接觸,意外的意外………

你從來沒有想像過,他們幾位會在一起討論問題,但他們會面了!

時間:六十七年八月十二日

地點:台北市

記錄:彭碧玉

攝影:李泳泉

鍾肇政先生,小說家。

許信良先生,桃園縣縣長。

林二先生,電腦音樂家。

鳳飛飛小姐,歌星兼節目主持人。

八月十二日上午,鍾肇政先生、林二先生欣然應約前來;隨後,許信良先生也從桃園縣政府趕到;最後,鳳飛飛小姐由母親陪同,出現在大家面前。

通俗歌曲抄襲風盛林二(穿淺藍色青年裝,載一副金絲邊眼鏡;身裁壯碩美國、日,聲音宏亮,帶一點家鄉腔):今天來談「通俗歌曲的民族化」這個問題,我覺得很有意義。

拿流行歌曲做例子,從本、韓國抄襲來的曲調佔了十之六、七,尤其以抄自日本的為多;仔細想想這種情形實在很可怕,我們自己的民謠寶藏、自己的音樂文化快被腐蝕光了!

鳳飛飛(咖啡色系列的服裝;淺咖啡色的絲質上衣,深咖啡色的長裙,並載茶色墨鏡,後來才取下;沒有什麼化粧,很樸素的樣子):在我演唱的經驗裡,我覺得最近通俗音樂的詞、曲都比以前進步多了。歌詞比較雅,歌曲也更富變化。至於引進日本的曲調方面,就我所知,日本地區也吸取了我們的曲子,改填歌詞,像「海鷗」、「雨夜花」、「梅花」等曲。我想,好的歌曲沒有什麼地域的界限;別人有好曲子,我們引進來;我們有好曲子,別人一樣帶過去。

鍾肇政(白色的短袖運動衫,灰色西裝褲,還載了一頂白色運動帽):過去我曾經是個音樂迷,但最近卻幾乎不聽歌了--因為聽不下去。我常在想為什麼我們的歌曲會變成這個樣子?在日本人統治下的時候,不准台灣人唱自己的歌,可是像「望春風」、「雨夜花」這樣的曲子還是被創作出來,而且大家偷偷地唱。今天,日本的曲子卻大量地變成中國歌曲,這是不是不太正常?此外,我覺得,我們的音樂界對於作曲者、作詞者實在缺乏適當的鼓勵,我寫過一本小說「望春風」,寫的是「望春風」的作曲者鄧禹賢一生的故事。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日據時代的音樂家很苦,他們得不到應有的物質報酬和精神待遇;當時我認為那是異族鼓視的緣故。可是今天,作詞者、作曲人是否就有合理的待遇和保障呢?我覺得這也是目前音樂水準低落的原因。

作曲的人缺乏保障林二:的確,國內絕大部分作詞作曲家沒有合理的待遇和保障;一般來說,作一首曲子能從唱片公司拿到一、二千元就很不錯了--當然,那些寫電影插曲的人例外--唱片公司只肯給作曲人很低的報酬,是因為他們必須付很高的報酬給歌星。而事實上能付錢的唱片公司也很苦,他們獲利也不多,真正獲利的是那些一、二百家翻版盜版的「地下工廠」。這是目前音樂界沒有好曲子的原因,在得不到好曲子、或是基於省錢的目的,唱片公司抄襲外國的曲子是最方便的方法之下,當然因襲之風就大盛了。光復以前,像鄧禹賢、李臨秋等通俗音樂家,寫出「望春風」、「雨夜花」這樣的曲子,他們事實上還有收入(那時還比較保障著作權益);但光復之後,竟然作曲人有一毛錢都得不到的情形。老一輩的作曲家,不是快餓死,就是要改行,這樣下去,永遠沒有自己的曲子。

鳳飛飛:是呀,如果在日本,作曲家要是作出像「望春風」、「心酸酸」這樣廣受歡迎的曲子,一輩子都吃不完了。

中國向來重視音樂許信良(穿白色長袖襯衫,米黃色西裝褲,默坐一旁抽煙微笑,這時才發言):我雖然不常聽歌,但我曾經很認真想過音樂民族化的問題。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很重視音樂,也很重視音樂對社會的影響,並要家音樂要「純正」。二千年前孔子就曾抨擊「鄭聲」是「淫聲」,認為那是亡國的音樂。孔子之後,歷代政府也都設有樂官,專司音樂的管理,制定音律;不只是管制某些曲子不能唱,也規定某些「音」也不能入曲。這種重視音樂對社會民心的影響的態度,產生對音樂的管制;甚至認為音樂是可以亡國的。中國歷代政府也反對流行歌曲,像鳳小姐唱的許多歌,相信如果是在古時候都可能被禁唱,可能和「後庭花」一樣,被認為是亡國之音。而皇帝如果是喜歡流行歌曲的,像隋場帝、陳後主,都被史家大力抨擊。中國歷代對音樂的態度向來是很慎重的,都採取管制的手段;這也許對中國音樂不能廣泛發展也有關係。今天的通俗音樂沒有民族性,當然作曲家沒有好的待遇、適當的保障也是一個原因;但這不是全部的原因,因為眾多的業餘作曲家,不為受保障才作曲的那些人,在眾多的作曲中,也應該會發出好的聲音。但連這樣偶然的好作品都沒有,這就值得研究了。音樂反應社會心靈我認為音樂(或者其他的藝術)都可以反應一個社會的心靈,這個社會的心靈在什麼層次、什麼狀態,音樂就會發出那樣的聲音。以十八、九世紀西方古典音樂為例,那種抽象、追求完美、講究系統的樂曲,我相信和當時德、奧的哲學有密切的關連;當時的哲學極重抽象、有系統的思考(黑格爾是一個代表),這樣的文化環境才產生那樣的音樂。

林二(插這來):你是說我們的音樂不好,是社會不好的緣故。

許信良(搖頭):我沒有這麼講。我認為,我們的社會缺乏一種高貴的、成熟的心靈,音樂是一個很直接的反應。音樂是社會的反應,我國古代有采樂官,他們採擷地方歌曲以了解民情,如果音樂不能反應,這種做法就沒有意義。今天,我們天天可以聽見流行歌曲,我們就不能忽視流行歌曲對我們的影響;至少對年輕人而言,那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以歐美的熱門音樂(即流行歌曲)來說,它就是反應歐美年輕人的想法--我獨斷地這樣想,它是一種活發健康的現象。而我們的流行歌曲,大部分可能就如孔子所說的「淫」,是不健康的。 這種現象,是文化心理低落的現象。

文化入超才是問題林二:我認為這是經濟發展與文化發展的脫節,金錢成為一切的主宰。至於民族化的問題,我認為世界正走向國際化的趨勢,但民族性仍然被重視,而且也不能抹煞。從美、日拿一些曲子來演唱本是無可厚非,但大量進口就有問題。這是文化上的入超,如果我們電視拚命播出熱門音樂時,美國的電視卻都是鳳飛飛,我就安心了。

(眾人大笑。)

鳳飛飛:事實上出口還是有,我們的歌曲也大量地推銷到東南亞,東南亞到處可以聽到我們的歌曲。

唱不出民族的心靈許信良(他的發言似乎是有系統的,但被打斷了;他終於找到機會接下去):音樂是每個人需要的,西洋歌曲受年輕人歡迎,東洋歌曲受中年人歡迎都有原因。年經人喜歡西洋歌曲,因為西洋歌曲使他感動,滿足了他部分的心靈;日本歌曲更是如此,由於兩國文化上的接近,滿足的可能變大了。但是,在我們自己不生產自己的曲子的時候,西洋歌曲、日本歌曲滿足我們的心靈只是一部分,只是人類「共通」的一部分。它們永遠不像我們聽到「望春風」這種曲子有那種親切的、鄉土的感覺,這就是「民族特性」的部分,只有自己的曲子才能滿足的部分。我不反對西洋歌曲、日本歌曲在台灣盛行,我擔憂的是沒有能滿足我們民族特性的那部分心靈的歌曲。

鍾肇政:好像音樂這樣的藝術必須得到一個強大力量的支持,譬如沒有宮庭的保護就不能產生貝多芬、海頓,是不是呢?今天我們音樂界是不是也可以努力爭取國家的支持?對音樂的環境的看法,我也很樂觀;在我小時候,我住的鄉下,孩子學鋼琴,那真是貴族化的玩意兒。現在呢?小孩子學鋼琴、小提琴的非常普遍,音樂的園地正在擴展,音樂人才也在增加,將來我們會有廣大的群眾基礎。正統音樂家應「下海」許信良:許多音樂家不重視流行歌曲,看不起流行歌曲;事實上我們學音樂的人很多,他們應該「下海」,從事流行歌曲的創作,我們流行歌曲的水準才會提高。

林二:我完全贊同,正統音樂家自侷於象牙塔之內,忽視了流行歌曲的影響力。而很遺憾的,作詞家也很差,有些歌詞作得比電腦作的還差。

(眾人大笑。)

許信良:我覺得文學家也要下海,這麼大影響力的工具,沒有人參加應用,太可惜了。我想請問鳳小姐,你唱歌的時候,自己是否被自己的歌感動--我想歌者必須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你對目前的流行歌曲滿不滿意?

鳳飛飛:不滿意,我常在錄音室前,面對一首不好的歌曲,唱不出來。我也曾經拒唱過不少自己不喜歡的曲子;也曾經為了一首好歌,到處奔走,希望有人把它灌入唱片。

林二:你很有勇氣,不是只為了錢。我覺得不只是作曲家、文學家要「下海」,「海裡的人」也要爬上來。

鳳飛飛:或許是沒有人去開導他們。譬如,電視公司可以公開舉行作詞、作曲的比賽,或把台灣有名的作曲家都邀請來,不管做示範、或提供參考,都對流行歌曲的創作者很有幫助。

民謠寶藏極其豐富鍾肇政:從前在我所住的桃園,客家人流行一種「採茶歌」。我父親曾經在閩南人的村莊做事,常常唱山歌給當地人聽,當地居民也都非常喜歡。這種超越語言的迷人程度,反應出我們的民謠潛力的豐富,是不是我們可以回頭來評估地方民歌的價值?或加以推廣或保存?

鳳飛飛:我自己非常喜歡民謠,我覺得民謠不發達和電視的傳播有關。電視不給民謠和流行歌曲公平的競爭機會,民謠自然難以流行。我自己能力有限,每次我的節目中,我都會唱一首老歌或民謠,目的就是希望流行歌、老歌、民謠都能以同等地位存在。

鍾肇政:我還有一個看法,林二先生目前正在整理過去台灣作曲家小傳。我相信,在過去,尤其日據時代,台灣出過許多優秀作曲家,他們作品到現在有沒有整理出來,他們生平事跡有沒有記錄下來,我想這點是值得做,也應該做。

林二:我正在做,還沒有做完,人還健在的便直接找他,人不在的,找他兒子或孫子,把作曲原版找出來,有很多曲子,現在許多被唱錯了,像「補破網」「雨夜花」和原譜唱的不一樣。譬如鳳小姐灌的民謠唱片裡頭,雨夜花歌詞的順序就錯了。

鳳飛飛:哦,我倒不知道,我是根據舊歌本唱的;也許歌本就錯了,我沒有考慮到。別人怎麼譜,我只好照唱。

林二:這不怪你,即使你想研究也沒有辦法研究。

許信良:歌者無罪。像這種事情,你(指林二)就應該寫文章公開指出來。歌曲不好,歌者沒有責任。

林二:我是指出來啦,但人家都氣我,怎麼辦?哈哈……我希望是大家合作,歌星能唱得好,出版商也應該找專家來看看歌詞。

鳳飛飛:我個人的出發點,是希望民謠不要消失。民族歌曲不要消失的確,歌曲是社會心靈的聲音;如果我們只唱別人的歌曲,怎麼反應這個社會呢?也不可能滿足這個時代的心靈。中國向來重視音樂,今天倒無視於通俗歌曲的「入超」,這實在是一個值得反省的現象。今天聚談的一位演唱者、一位音樂家、一位文學家、一位縣長,他們都認為歌曲要有民族的特性;發自民族的聲音不能完全為其他民族所取代,更不能完全沉寂。這個討論所提出的種種問題,希望能得到廣泛的關心,進一步合作去改良它!

立即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