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Kotex品牌問世100年,當時全球在COVID疫情襲擊下,成千上百萬女性生活遭受巨大衝擊,為了協助女性突破困境,朝夢想前進,Kotex發起「Period or Not, She Can.」全球倡議行動,攜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Plan International等致力推動性別與月經平權的國際NGO組織,解決全球普見的月經貧窮、月經汙名化與月經框架問題。
同年,Kotex在台灣推動「Kotex青春期校園教育推廣計畫」,與地方政府健康教育教師輔導團、非營利團體合作,攜手資深健體教師開發互動式月經輔助教材、創新月經桌遊,舉辦教師研習營、成立靠得住女孩私密社團網站等等,以活潑、可互動的教材,為台灣月經教育注入新視野,迄今已影響超過10萬名國中生。
到明年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滿120年。這場戰爭,造成數千萬人死傷、鉅額經濟損失,歷史課本上的一戰,多是戰後美國取代歐洲霸權、俄羅斯走向共產、女性地位抬頭等。但課本較少提的是,多項造福人類甚至改變女性命運的發明,都是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包括衛生棉、手術袍和血庫。
在一戰開打前,美國一家以造紙起家的「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想要找出比棉花吸水力強的材料,主管為此走訪歐洲各地,後來找到一種創新材質纖維,他們把它帶回美國註冊商標,將之名為「纖維棉」(Cellucotton)。之後美國在1917年加入一戰,金百利也用纖維棉製造外科手術用的繃帶。
沒想到這種吸收力超強的繃帶,讓紅十字會的護士發現可以用來吸收月經經血,這種意外的用法,讓金百利所推出的纖維棉繃帶大受歡迎。可是到了1918年大戰結束,不再有大量傷兵,金百利的生意也大受影響。
於是金百利克拉克將剩餘的紗布繃帶買回,經過不斷研究、實驗和市場調查後,發明衛生棉,這項產品就叫「靠得住」(Kotex,名稱是結合cotton texture而來),這項現代女性都很熟悉的商品是在停戰後兩年,也就是1920年的10月開始出售,而且當時都還是手工製造。Kotex衛生棉的問世,自此改變女性的命運,也讓女性不受經期限制,勇敢逐夢。
環境惡劣,塵土飛揚,那時尚未發現抗生素,開刀最怕細菌感染,雷爾斯將手術用的袍子、帽子、口罩、床單全改成藍色,和其他衣物區分,避免細菌沾染平時穿的衣物。這個方式後來廣為流傳,並沿用至今。
早在一戰前,人類就有輸血、血型配對的知識。但因為血液會凝固,當時捐贈者抽血後,要馬上輸給受贈者。但戰場上無法這麼做,許多士兵也因失血過多喪命。美國軍醫奧斯沃.羅伯森(Oswald Robertson)嘗試在捐贈的血液中加入檸檬酸鈉等抗凝劑,用冰儲存帶到戰場,成為史上第一個血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