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善獎#Spreading Good Award

平行公益
多1°位移 透視理想線的最佳解
Bridging The Good

#經費不該用在人事上,應該給服務對象

企業|社福界缺乏人力和人才,需要資源挹注

#當做公益變成一門好生意

社會企業|解決社會問題才是根本目的

#愛心餅乾是不是騙錢的?

庇護工場|支持最終是為了庇護社會

#女社工「要上銬」原因曝光

媒體|聳動報導加深社會誤解

#社工不是志工嗎?

社工|具有專業訓練考核與助人使命

#捐要捐給有名的才不會被騙

民眾|定期關心和參與捐款的組織

#服務個案也要相互競爭!?

社福團體|派案分工網絡不明確,增加資源重疊

#他看起來不夠可憐

受助對象|破除一定要「很慘」的受助印象

#但他們是製造問題的人

受助家庭|他們是缺乏希望的人們

#我們的里才沒有低收入戶

社區|社區是安全網重要的角色

#壞學生不值得被關注

學校|讓孩子們學會用正確的方式求助

#這些社福組織都靠補助案養啦!

政府|與民間單位建構良好的合作網絡

Scroll

只要1°的轉換
我們與公益就不再平行

「做公益」是大家時常耳聞的行動,小至個人、大至企業團體,乃至國家之間
但除了捐錢、當志工、發揮愛心,我們對公益還有什麼樣的認知?
當社會事件屢屢發生時
究竟社會大眾與公益之間存在什麼樣的落差,
而讓我們離包容社會還有一大段距離?
傳善獎從2015年開始,秉持著挹注公益的初心,
對中小型社福機構投入了許多資源。
為了讓這股善意持續循環,號召更多人一同加入,
【平行公益】2019年探討社福團體的創新,
2021年帶大家看見社福工作者的處境,
2023年以數個值得思辨的社 福議題作為對話的切口。
2025年【平行公益】延續社會溝通的理念,
持續創造一般大眾、社福機構以及弱勢族群之間的理解,
相信原先平行的狀態,只要有一方位移、跨出習慣的視角,就可以相互同理。
【多1°的位移,創造理想最佳解】 期待以社福議題的資訊平台,
串連起各個社會角色相互看見的網絡,
未來,我們會有更多交集,社會也會因此而不一樣。
Compassion & Inclusion

交集的可能
與社福共構
網路
Cross Biases
Build Networks
社福團體與社會中許多的單位
交錯出數個錯綜複雜的連結
每次的交會都是一個重要的節點
影響著社會運作的方向

社工

社工

啊,原來你不是志工?!跟你我一樣,上下班、以專業工作、領薪水,但卻比一般人還要多了助人的使命。

02篇文章
受助對象

受助對象

你是用同情心還是同理心在看待需要被幫助的人?多一點的理解,讓「幫助」能產生真實的改變。

05篇文章
政府

政府

為什麼他就拿得到補助?政府是制定法規的重要角色,決定了社福政策的去向,影響了無數個生命。

02篇文章
企業

企業

除了捐款、志工日以外,還能做些什麼?ESG當道,開闢企業更多元與社福合作的可能性!

01篇文章
社福團體

社福團體

做愛心、做公益一定是有錢有閒者的特權?在台灣社會角落,其實有一個個組織、團體在支撐和運作,分擔著社會的風險。

07篇文章
庇護工場

庇護工場

難容於主流職場的人們該何去何從?就算違反商業邏輯,還是要經營下去的工場,看重的是社會效益的價值!

01篇文章
社區

社區

鄰里街坊之間足夠熟悉嗎?社區是社會安全網的重要節點,大大小小的危機與轉機就在這裡發生。

01篇文章
受助家庭

受助家庭

養不起孩子的家庭怎麼辦?家庭的健全發展與否,影響每個受助個體的未來,從家庭介入提供協助,社福的重要任務之一。

02篇文章

學校

社會憾事發生之前怎麼沒人通報?學校是社福前線最緊密的好夥伴,成為承接住任何一次墜落的好幫手。

00篇文章
民眾

民眾

捐款當然是為了可以退稅,不然還能?你的一份支持,都是社福圈成長的重要動力,愈加了解捐款標的,對我們的社會有越大的貢獻。

04篇文章

媒體

爆料文化也會衝擊好人好事的社福圈?培養媒體素養、與媒體建立良性互動,探索達到雙贏的局面!

00篇文章
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

做好事能賺錢嗎?社會企業提供社會問題的解方,非以營利為最終目標,跟社福之間也要互補出一片共好社會。

01篇文章

其他

00篇文章

你與公益的距離
關鍵三大問題
看見自己的位置,透視大家的距離
Polling for
Social Welfare

2024的軌跡紀錄
社工
認識當年度與公益相關的關鍵字
看看社會輿論的風向、還有不同人物的解讀!
Keyword
Insights

【社工】與【社福】搜尋次數的變化

關鍵字平均搜尋聲量,代表每月多少人搜尋
null

Google搜尋趨勢變化

「社工」和「社福」兩組關鍵詞在Google上的搜尋趨勢概況:過去一年間「社工」關鍵字有明顯的高峰起伏,2024年3月爆發的新北保母虐童案,以及該案負責收出養的社工遭上銬,讓該月的「社工」搜尋量比平常多上了4倍,搜尋次數高達20萬次。相較於「社福」關鍵字,搜尋次數平均在1萬上下的範圍,「社工」關鍵字平均每個月都高出4倍之多,2024年3月,也因為議題熱度而拉高了「社福」的搜尋次數。

關鍵字搜尋聲量與熱度趨勢關係,趨勢表示過去12個月的月均聲量變化
社工社工師協助社工師考試社工師社工系

搜尋與「社工」相關的Google關鍵字

平均每個月與「社工」一起在Google上搜尋的關鍵字,搜尋熱度依序為「社工專協」、「社工師考試」、「社工師」、「社工系」。其中,「社工專協」、「社工師考試」佔總搜尋次數的一成。專業取向的關鍵字在Google上相當常見,包含就業以及就學,都是社工相關搜尋的方向。

數據統計區間:2023.04.01~2024.04.01資料來源:Keyword Tool
融媒體倡議部聯合新聞網傳善獎
製作人黎育如
視覺設計劉宜峰
網頁製作楊軒豪
議題行銷黃若庭黃品瑄徐新瑜
監製蔡幸怡張世杰蕭銘志

本站採用 reCAPTCHA 保護機制 隱私權 & 條款

聯合報系網站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