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費不該用在人事上,應該給服務對象
企業|社福界缺乏人力和人才,需要資源挹注
#當做公益變成一門好生意
社會企業|解決社會問題才是根本目的
#愛心餅乾是不是騙錢的?
庇護工場|支持最終是為了庇護社會
#女社工「要上銬」原因曝光
媒體|聳動報導加深社會誤解
#社工不是志工嗎?
社工|具有專業訓練考核與助人使命
#捐要捐給有名的才不會被騙
民眾|定期關心和參與捐款的組織
#服務個案也要相互競爭!?
社福團體|派案分工網絡不明確,增加資源重疊
#他看起來不夠可憐
受助對象|破除一定要「很慘」的受助印象
#但他們是製造問題的人
受助家庭|他們是缺乏希望的人們
#我們的里才沒有低收入戶
社區|社區是安全網重要的角色
#壞學生不值得被關注
學校|讓孩子們學會用正確的方式求助
#這些社福組織都靠補助案養啦!
政府|與民間單位建構良好的合作網絡
啊,原來你不是志工?!跟你我一樣,上下班、以專業工作、領薪水,但卻比一般人還要多了助人的使命。
你是用同情心還是同理心在看待需要被幫助的人?多一點的理解,讓「幫助」能產生真實的改變。
為什麼他就拿得到補助?政府是制定法規的重要角色,決定了社福政策的去向,影響了無數個生命。
除了捐款、志工日以外,還能做些什麼?ESG當道,開闢企業更多元與社福合作的可能性!
做愛心、做公益一定是有錢有閒者的特權?在台灣社會角落,其實有一個個組織、團體在支撐和運作,分擔著社會的風險。
難容於主流職場的人們該何去何從?就算違反商業邏輯,還是要經營下去的工場,看重的是社會效益的價值!
鄰里街坊之間足夠熟悉嗎?社區是社會安全網的重要節點,大大小小的危機與轉機就在這裡發生。
養不起孩子的家庭怎麼辦?家庭的健全發展與否,影響每個受助個體的未來,從家庭介入提供協助,社福的重要任務之一。
社會憾事發生之前怎麼沒人通報?學校是社福前線最緊密的好夥伴,成為承接住任何一次墜落的好幫手。
捐款當然是為了可以退稅,不然還能?你的一份支持,都是社福圈成長的重要動力,愈加了解捐款標的,對我們的社會有越大的貢獻。
爆料文化也會衝擊好人好事的社福圈?培養媒體素養、與媒體建立良性互動,探索達到雙贏的局面!
做好事能賺錢嗎?社會企業提供社會問題的解方,非以營利為最終目標,跟社福之間也要互補出一片共好社會。
「社工」和「社福」兩組關鍵詞在Google上的搜尋趨勢概況:過去一年間「社工」關鍵字有明顯的高峰起伏,2024年3月爆發的新北保母虐童案,以及該案負責收出養的社工遭上銬,讓該月的「社工」搜尋量比平常多上了4倍,搜尋次數高達20萬次。相較於「社福」關鍵字,搜尋次數平均在1萬上下的範圍,「社工」關鍵字平均每個月都高出4倍之多,2024年3月,也因為議題熱度而拉高了「社福」的搜尋次數。
平均每個月與「社工」一起在Google上搜尋的關鍵字,搜尋熱度依序為「社工專協」、「社工師考試」、「社工師」、「社工系」。其中,「社工專協」、「社工師考試」佔總搜尋次數的一成。專業取向的關鍵字在Google上相當常見,包含就業以及就學,都是社工相關搜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