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去哪兒/與日本帥哥小林賢伍 到桃園一日約會

#小編去哪兒 #肚編 終於跟帥哥一起來桃園踏青囉~ 看看 小林賢伍 KengoKobayashi 跟肚編走跳的幾個地方呢! 桃園除了 #竹圍漁港 #南崁五福宮 #八德埤塘生態園區 還有好多地方等著你來~ 桃園還有哪些地方去過值得推薦的留言跟小編說 下次看哪位帥哥要跟肚編去約會! 🎁探尋桃園文化的寶藏上傳美照拿大獎:https://bit.ly/2T8qvFn

噓!星聞發佈於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活動辦法

活動期間內,於本活動網頁回答10道冷知識問答題目後,並填寫個人基本資料(包含輸入真實姓名、手機、E-mail)。

網頁活動結束後,針對活動期間完成各階段之答題並留下基本資料的參與者,抽出獎項,每人限獲得最多1次獲獎者資格,得獎名單將於擇日公布於活動網頁。

活動獎品

City Café 中杯拿鐵 City Café
中杯拿鐵共50份
Apple Air Pods 2 Apple Air Pods 2
共2份
公布以下得獎名單,請以下得獎者於11/24(二)23:59以前來信sales@udn.com提供您的真實姓名、手機號碼、通訊地址。逾期未回傳將視同放棄得獎資格。

Apple Air Pods 2

呂O雯、周O暄



City Café 中杯拿鐵

李O葵、黃O婷、施O珍、洪O超、單O墨、王O發、陳O穎、翁O耀、林O渟、郭O池、呂O婕、鄧O齡、余O貴、陳O策、徐O玲、呂O玉、邱O育、蔡O美、陳O君、魏O汶、陳O煌、陳O琪、莊O宗、林O萱、葉O華、張O筑、黃O宸、蘇O朋、吳O維、葉O淇、石O棠、梁O予、彭O樑、李O卉、賴O辰、黃O瑄、陳O仰、吳O雯、鄭O杰、陳O龍、黃O淵、陳O楷、楊O璇、徐O雄、陳O華、張O穎、羅O文、楊O良、王O娟、方O璟。


🎁主辦單位保留更改權利,無須事前通知,亦有權對本活動之所有事宜作出最終解釋或裁決。
🎁獎品寄送地點僅限「台澎金馬」地區,無法配合領獎事宜者,將視同自動放棄得獎資格,不得異議。

你的分數:{{score}}

{{evaluateValueText.text}}

只差一步可以完成測驗!
填寫個資:

Q{{current + 1}}. {{questions[current].title}}

答案是: {{questions[current].options[questions[current].ans]}}

{{questions[current].description}}

測驗開始

相識,從一碗麵開始

那一年,跟著父母遷居桃園,心裡是百般不願意的。

抽抽搭搭的和兒時好友告別,傳統的閩南人卻住進了陌生的龍岡地區,每天早起上學的街景、耳裡聽見的燒餅、油條叫賣聲,鄉音濃厚的眷村方言、聽不懂的客家話,都在在告訴我,我不屬於這個地方。

忍著淚,忍著孤寂,我以為自己不會有習慣的一天。

位於中壢的忠貞市場。圖/游玉婷。

那天,家中沒大人在,父母出門前塞了錢給我,要我帶著弟妹自己買吃的。姐弟們就這樣手牽著手,走過低低矮矮的房子、穿過狹窄的巷子,來到中壢和平鎮交界的忠貞市場,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我卻慌了。

涼拌木瓜絲、豌豆粉、米干、酸辣木瓜雞…這些全是我沒看過的料理。路旁的阿姨見我發呆許久,熱情招呼我「小姑娘,第一次來?要不試試米干吧?」

我們傻楞楞的跟著走進店裡,阿姨幫我們點餐,我訝異於米干的美味,也聽阿姨講起了這裡的故事。

 

異域孤軍帶來的滇緬料理

原來,忠貞市場不只是一個傳統市場。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在國共內戰中節節敗退,退守台灣;另一支不願投降共產黨的部隊,則從四川退守到雲南緬甸邊界,成了「異域孤軍」,撤回台灣後移居在龍岡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忠貞市場附近。

異域孤軍王根深,創辦阿美米干留住家鄉好味道。圖/報系資料照。

龍岡,從此成為全台滇緬泰美食最大集散地,看得見特殊雲南節慶,嚐得到滇、緬、泰融合美食,每一口吃下的酸辣清涼,或是無論配上泰式、酸辣、雞湯、傳統大骨湯汁都百搭的米干,都是濃濃的家鄉味。

隱藏在市場深處的王媽媽雲南醬菜第二代阿鴻哥,忙著醃製蘿蔔乾、臘腸、筍子,還有極辣的雲南辣椒醬,他說「這裡很多人像我們一樣,土地帶不走,用味覺超越時空。」醬菜,讓下一代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雲南有不少人信奉伊斯蘭教,來到台灣的移民也在龍崗建立清真寺,讓回教徒可以定時定期的禮拜,更成為桃竹苗地區信奉回教的信仰中心。後來,不少來自印尼的東南亞移工也來參拜,東南亞的飲食也悄悄進入龍岡地區。

 

一碗麵盛滿的家鄉

台灣本來只吃米飯,在中壢和平鎮落腳的外省移民,帶來了大江南北的飲食文化,除了饅頭、燒餅、油條,更帶了中國北方麵食文化,現在台灣到處都有的紅燒牛肉麵也是從桃園開始。

桃園市最多曾擁有86 個眷村,其中,最為各地饕客所知的,就是位於新明市場內,比鄰而居、經營超過一甲子的永川、新明兩間牛肉麵店。

24小時營業的永川牛肉麵,是籍貫四川永川縣人的廖清雲,退伍後與好友魏榮安,在新明市場旁開了第一家正宗四川口味的永川牛肉麵。讓中壢牛肉麵名號,響徹全國。

永川牛肉麵紅褐辣油帶出的麻辣香氣,是四川傳統風味。圖/賴黃健。
永川牛肉麵。圖/莫莫呦。

根據林明德教授的桃園飲食文化調查資料,可發現麻辣口味的牛肉麵,初期只在中壢流行,後因湖南、四川老兵退伍後紛經營麵店,兩省辣味不大相同,再加上中壢客家族群口味調整,而逐漸衍生出口味鹹、香、辣的桃園牛肉麵文化。

 

飢餓的鄉愁

原來,不是只有我才是新移民。滇緬、外省、閩客等混血文化,在忠貞市場、新民市場等地的異鄉風味,都已成為台灣美食的特色代表;牛肉麵、米干,不僅與社會文化的變遷脈動相連結,更是獨特的飲食文化地景。

外鄉人,來到桃園,又與充滿庶民風味的客家菜、活魚、豆干、新屋鵝交匯融合。異鄉,家鄉,早已分不清。

「下次,再試試別的吧!」我嘴裡仍嚐著酸辣的米干,鼻息間卻彷彿已聞到牛肉麵、客家菜包的香味。這個味道,是歷史輾轉流離的細煮慢熬,加上好幾匙,對遙遠的彼方,飢餓的鄉愁。

探尋,血脈背後的美麗與哀愁

忠貞市場上嚐到的米干滋味讓我念念不忘,但阿姨說的移民故事,比米干味道更令我惦念。

「原來,不是只有我才是新移民。」、「那,最早搬到桃園來的,是什麼人?他們又是從哪個異鄉到此處落腳的?」、「他們在這裡住多久了?」、「那麼,在更久、更久以前呢?」

趁爸媽帶弟妹出門訪友,我決定踏進圖書館,探詢新家鄉「桃園」的秘密。

 

祖先的異鄉、後世的家鄉

早在漢人大舉移民台灣的16、17世紀以前,這塊外型極似地瓜的土地上早就生氣勃勃。

桃園原來就是原住民活動的場域,山區有高山族泰雅族、平地則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居住地。原住民族委員會資料說,「凱達格蘭族」是馬賽人、雷朗人、龜崙人三群人的總稱,其中的龜崙人就散居在南崁溪流域至大漢溪中上游。

在僅有原住民生活的時期雖無大規模屯墾活動,但這也說明了桃園今日豐富多元的文化底蘊,是早在漢人開墾以前就開始積累。

鄭氏王朝時,由於官兵移駐和漢人移墾,以及清領時期,來自漳州、泉州籍的漢人移民漸多後才有桃園的拓墾紀錄。依據桃園縣志第一冊記載,明鄭時期就是從南崁、竹圍一代開始,後逐漸往其他地區挺進,移墾先民在桃園落地生根,子孫個個都是土生土長的桃園子弟。

竹圍漁港早年是客家族群出海捕魚之地,現今是許多網紅的打卡景點。圖/周孟瑾。

 

離島移民的新故鄉

民國時期,隨國共內戰情勢變動,桃園迎來一批批來自各省的新住民,還有因韓戰爆發等東亞局勢影響,讓位居的金門、馬祖人民因安全顧慮,掀起了移居台灣的風潮。

1976年開發成立的中壢工業區,龐大的工作機會吸引了外地人口大量移入中壢,其中就有許多金門人。

中華民國1971年退出聯合國,當時蔣宋美齡為安置退休軍人,找來華勛建設公司在中壢蓋起房舍,房屋格局比照眷村規劃,退休軍人只要自備5萬元頭期款即能以優惠貸款購屋,華勛社區自此誕生。低廉的房價也成了當時金門移民的購屋選擇。

師範大學地理系柳茜文的研究指出,移居台灣後選擇落腳桃園的金門人數多達五、六萬人,至今仍有多達兩千多人住在華勛社區內。

馬祖人同樣在「同鄉和親朋好友一個拉一個」的社會網絡影響下,於桃園八德的大湳地區形成馬祖人聚落。來自馬祖的閩東移民為桃園帶來更加多元、繽紛的文化色彩;像是大湳龍山寺主神五靈公,就是馬祖當地祭祀的神明,大湳市場裡更藏有滿滿的馬祖美味。

不少馬祖鄉親來台時移居桃園八德的大湳地區,圖為「2019媽祖文化暨馬祖美食祭」。圖/八德區公所提供。

讀到這裡,我情不自禁嚥下口水,這才想起自己看得太入迷,肚子早就咕咕叫,那來自馬祖風飛麵、繼光餅的滋味,我一定要嚐嚐。

馬祖美食風飛麵。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我從海上來桃園.馬祖移民故事》。

隔天,我起了大早,背上背包,向爸媽喊了「我去外面吃早餐喔!」便跑出家門,跳上前往大湳市場的公車。我的新故鄉之旅,又要從書本轉向舌尖。

在人聲鼎沸的大湳市場裡兜兜轉轉,被四面八方飄來的食物香將我團團包圍。在大湳市場上,先是看見不少馬祖魚丸、紅糟肉、繼光餅的攤販;還有東北韭菜盒、印尼小吃、泰式炒麵、客家鹹豬肉……,豐富的飲食選擇,讓我驚訝於桃園對多元文化的兼容並蓄

飢腸轆轆的我再也受不了香味撲鼻了,隨意踏進一間麵店。在吃的過程中,我向老闆搭話,問問他們所知的桃園軼事

原住民族的美麗與哀愁

「我跟妳講,我外公家吼,現在是機場跑道。」老闆說,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有增建國際機場的需求,當年政府選定桃園機場現址,便展開一連串收購房地和安遷計畫,這些為國家建設而搬遷的在地鄉民,便多達近7,000人

「聽過卡拉社部落嗎?為了興建石門水庫,那是最令人哀愁的故事。」老闆娘加入話題。她說,卡拉社部落被淹沒在石門水庫裡,當年的族人帶著家當、飼養的牲畜先遷村到大溪區的中庄,結果碰上颱風豪雨洩洪,沖毀新落腳地的房屋;再後來的部落新址又發生重金屬鎘污染耕地,而今許多族人已經散居各地。

現在的石門水庫,已經是另外一個風貌。圖/鄭國樑。

桃園經濟發展背後,更一直藏有各族原住民的身影。居住在桃園的原住民族多半是來自其他都市的二次移居,與離島移民相似,透過親友介紹,輾轉來到桃園落腳,在此工作、定居,孕育第二、第三代。

桃園的原住民族組成相當多元,包含泰雅族、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賽德克族、賽夏族等16個族群,也是西半部原住民人口最多的城市。根據桃園市政府統計,桃園市原住民族人口約有7萬多人。

龜崙族頭目永媽隆的故居。圖/施盈廷。

「桃園,還有好多、好多事物能發現、能挖掘啊!」我咬著剛從原住民攤販買來、當作餐後甜點的小米甜甜圈,赫然發覺,自己已開始對這座城市著迷。

發現,桃仔園的秘密

「妳在找寫作業的資料嗎?看妳專挑研究桃園地方史的書好幾週了,報告還沒寫完嗎?」在週末泡進圖書館翻閱史料,已成我最愛的假日休閒,方才站在書架旁挑選下一本讀物,突然被身旁傳來的男聲嚇了一跳。

我輕輕搖頭「我剛搬來,所以想認識這片土地。」

他笑了,說他也是為此而來。他的「阿公婆」在清代飄洋過海,他世居桃園卻對自幼生長的土地所知甚少,於是趁空來翻閱典籍,再實地走訪文史古蹟。

龍潭客家聚落三坑老街。圖/報系資料照。

共同的興趣讓我們樂於分享彼此的所知所聞,他告訴我,桃園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至少2800年前喔!我難掩驚訝,決定相約走一趟古城輕旅行,讓他帶我探訪桃仔園的秘密。

 

遍地故事的迷人古城

早在漢人入墾桃園以前就有平埔族居住,是源自16、17世紀的記載。然而就在1943年,一名大園國小教師的意外發現,將桃園地區最早的人類活動紀錄一口氣推向史前。

「大園尖山遺址」就隱藏在百年老校-大園國小校地下。經考古學家調查研究,這裡出土的文物有「陶片」、「陶甕」、「石刀」,及捕魚用固定漁網的「網墜」等,含有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圓山文化和植物園文化的堆積,這是桃園境內迄今唯一經過正式挖掘的市定遺址。

大園尖山遺址為石器時代「園山文化」遺址。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據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資料顯示,在該遺址圓山文化層中測定的1件木炭的碳十四,測定年代校正後為距今2848年。

我們穿著運動輕裝,走在虎頭山公園步道上,他講述大園尖山遺址故事的話音剛落,又緊接說「在這裡,也有讓妳驚奇的考古教室喔!」

虎頭山公園步道為許多民眾健行的好去處。圖/報系資料照。

「這裡?」
「就是妳腳下。走吧,一起去看看!」

2014年,虎頭山公園準備進行整修時,意外讓藏有大量陶片的地層顯露出來,經確認也是史前遺址,並在2016年正式定名為「虎頭山遺址公園」。他帶我走到考古挖掘坑位,第一次與考古工作現場這麼靠近,我遙想著千年前人們在此處可能的生活模樣。

 

神秘繁華的野牛之地

「想像一下,現在的桃園,過去可是被稱作野牛之地呢!」他說,清代文人郁永河的《裨海紀遊》記載,過去桃園南崁「野牛甚多、千百為群」、「土番能生致之,候其馴,用之。」又「既至南崁,入深箐中,披荊度莽,冠履俱敗:直狐貉之窟,非人類所宜至也。」

曾被形容「非人類所宜也」的南崁,在物換星移下成了充滿繁華故事的地方。南崁地區因受惠於南崁溪的交通優勢,在明鄭時期就有軍隊駐守、屯墾,當時跟隨鄭軍來台、作為祈福發財象徵的玄壇元帥金身,就安座在南崁五福宮裡。

玄壇元帥屬五路財神之首,這裡也是台灣有史記可依的最古老財神廟。也許正因玄壇元帥庇佑,到了日治時期的南崁搖身成為經貿口岸,出口大甲草蓆、南崁鯧魚等名物,一如台北的大稻埕。

南崁五福宮的鎮宮之寶石造「天爐」,雕有「金錢圖像」紋飾。圖/報系資料照。
南崁五福宮。圖/賴建宏。

 

豐饒物產的背後

「聊到日治時期通商口岸,樟腦是當時重要的出口貿易品。妳大概不知道桃園有個全台唯一僅存日治時期所遺留下的樟腦收納所吧。」他說,位在復興區的角板山曾是台灣伐樟製腦的重要集散地。

角板山富藏珍貴的原始樟樹林,日本政府為了樟腦龐大的商業利益,頒佈法令由政府專採專賣,開墾初期,曾上演泰雅族人為捍衛家園,而與日軍浴血奮戰的歷史故事。

除了樟腦,日治時期為桃園帶來深遠影響的物產,還有稻米。新屋地區因水利、氣侯條件被規劃為北台灣最大的水稻產地,隨新屋稻米產量增加,日本政府為了儲存糧食,興建七棟稻穀倉庫及稻穀加工廠,在戰爭期間能為日本及台灣本島儲存足夠的糧食。

這些建築經過規劃轉型,現在已成為富含教育意義的稻米故事館,保存珍貴的歷史價值。

 

噓,不能說的軍事秘密

「你聽過黑貓中隊嗎?這可是當年不能說的軍事秘密喔!」他說,在桃園的空軍基地裡,藏有台灣空軍史上最神秘的「高空偵察隊」。這是冷戰時期台美高度機密合作而誕生於1958年的「黑貓中隊」,對外則宣稱「35中隊」,主要任務是秘密深入中國大陸,進行高空照相和電子偵察,蒐集戰略情資。

在1961至1974年,共有28名中華民國飛行員陸續加入黑貓中隊,駕駛著當年最難操控的U-2偵察機,並使用美國最先進的偵查拍照技術,拍攝回來的照片,就在營區內沖洗、顯影。由於任務項目敏感,又是極高度合作機密,這支在史上近乎隱形「黑貓中隊」,執行任務時被擊落或訓練失事死亡有10多人。

黑貓中隊駕駛U2偵察機出任務,犧牲慘重。圖/黃鍾輝。

後隨中美關係和緩,黑貓中隊任務大量減少,並於1974年裁撤。中國、美國於1979年建交,「黑貓中隊」在美方陸續解密下,這段歷史終於躍然世人眼前。

堅毅,不平則鳴的勇氣

有他的帶領和陪伴,桃園的古今成了我們共同話題。他說,桃園人的血脈裡,都留有祖先們從他處來到桃園拓荒的那股硬頸和堅毅,對不公義之事會奮戰到底,絕不姑息。

這個週末,我倆相約在古樸的中壢警察宿舍。我們踏入「壢景町」,由玄關進入,木造窗框、榻榻米和室、炊事場、座敷……木頭地板輕輕發出喀喀聲響,讓我不由得放輕腳步,感受老屋的氣息。

充滿歷史風情的壢景町,如今已成為文青必訪景點。圖/記者鄭超文。
壢景町的一隅。圖/朱逸文。

置身其中,實在難以想像,就在距離宿舍群僅有一街之隔的中壢分局,是見證臺灣邁向民主的重要歷史現場。

 

掀開街頭運動序曲的中壢事件

1977年底舉辦的「五合一公職選舉」是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在台實施地方自治以來最大規模的選舉活動,時任國民黨臺灣省議員的許信良,因未獲國民黨提名而宣布自行參選。

1977年參選桃園縣長的許信良競選海報。圖/邱萬興。
1977年許信良撰書《當仁不讓》對中國國民黨的現狀提出批判。圖/邱萬興。

當年選舉舞弊叢生,許信良團隊在選前召集一千多人前往各投開票所監票。投票日當天,這些監票人卻被禁止靠近投開票所,甚至被帶進派出所問話。

於此同時,中壢國小的第213號投開票所監選主任范姜新林被目擊「以拇指沾染印泥將投給許信良的票壓成廢票」。檢察官獲報後未主持公義,反將投票人移送警局。

消息一出,上百名民眾前往中壢國小投開票所欲找范姜新林理論。警民衝突中,警方將范姜新林帶至中壢分局保護,憤怒的民眾陸續前往包圍中壢分局要求說明,直至重新開票後才逐漸散去。

抗爭群眾包圍中壢警察局。圖/邱萬興。

「一時間雙方對峙,劍拔駑張,警方也對民眾開槍,造成傷亡,但民眾沒有退讓。」他看著佈置在壢景町內的黑白老照片呢喃,那是在戒嚴時期台灣民眾第一次自發性的街頭運動,鬆動了原本生活在威權底下無聲的百姓。

 

民主運動重要註腳-桃園機場事件

他再告訴我,「你有想過,桃園機場被抗議人潮包圍的景象嗎?」桃園機場現在是台灣和國際接軌重要據點,過去更扮演台灣從威權邁向民主的重要轉淚點。

中壢事件爆發後,全台各地出現相似的暴動與抗爭。1986年11月被國民黨列入黑名單、禁止回台幾十年的海外人士,在民進黨成立後,決定不惜入獄也要返回台灣。這群人卻在桃園機場遭阻止入境,滿腔正氣的民眾浩浩蕩蕩前往機場聲援。

中壢事件爆發後,全台各地出現相似的暴動與抗爭。1986年11月被國民黨列入黑名單、禁止回台幾十年的海外人士,在民進黨成立後,決定不惜入獄也要返回台灣。這群人卻在桃園機場遭阻止入境,滿腔正氣的民眾浩浩蕩蕩前往機場聲援。

包圍桃園機場的抗爭群眾。圖/邱萬興。
政府出動憲兵隊抵擋抗爭群眾。圖/邱萬興。

當時桃園機場外的聲援民眾佔據機場國道,警方為鎮壓百姓,派出鎮暴水車、直升機和戰車,現場民眾則以投擲石塊反擊。

民主街頭攝影師邱萬興指出,國民黨動用警備車及裝甲運兵車來回走動,軍警出動鎮暴車噴出紅色的水柱和催淚瓦斯,企圖驅散接機民眾。紅色水柱的用意則是要做記號,被噴紅水的民眾在離開國道後陸續被警方逮捕偵訊。但即便如此,人群仍不願散去。

在機場事件後,激勵了因黑名單不能返台的海外菁英,他們前仆後繼、不畏艱難的踏上返鄉路,成為台灣民主運動的推手。

 

老街溪的前世今生

老街溪步道。圖/黃中青

我和他邊前往老街溪的路上,聽著這些桃園的勇氣故事,心裡覺得激動不已。距離中壢警察宿舍約10分鐘的老街溪,是南桃園最大的河川流域,長達36.7公里,老街溪從龍潭發源,流經平鎮、中壢,最後從大園出海,也因為途中流經了中壢老街而得名, 與地方發展息息相關。

老街溪這些年的變化,也藏著人文、生態改變的故事。

他告訴我,古早的建設思想都是將水與人隔離、蓋上蓋子,讓人們可運用空間越寬大越好,「那才不是善待土地。」如今老街溪「開蓋了」,人與水源共存、與土地和好,桃園市政府針對樹木植栽、地坪、照明及河岸公園設施進行改造,建設全齡適宜的休閒空間。

我們帶著飲料,在老街溪步道上一人一輛腳踏車前行,午後徐徐微風將人吹得舒爽,騎累了,就倚在欄杆上休憩。他看著潺潺流水,再告訴我一個關於水污染的地方哀愁。

RCA 事件發生後的現場會勘。圖/ 工作傷害受人協會。

經濟奇蹟背後的眼淚

1970年至1992年期間,台灣經濟結構從原本的農業社會轉型工業發展,當時人力成本低廉且臺灣位屬東亞交通樞紐,吸引不少外資投資台灣。RCA就在臺灣設立子公司「臺灣美國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桃園廠房位於桃園區龍岡,為地方帶來龐大就業機會,當年曾在RCA工作的勞工就有8萬多名,其中超過6萬5千名是女性。

在1994年,時任立法委員的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署)署長趙少康召開記者會,舉發RCA桃園廠長期挖井傾倒有機溶劑等有毒廢料,導致廠區土壤及地下水遭受嚴重污染。員工也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長期暴露在有毒溶劑的環境下,更牽扯出工傷、環保與環境整治問題。

上街抗爭爭取勞動權益的女工。圖/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

根據調查,RCA桃園廠員工及廠址附近居民多有罹患癌症死亡案例;據2001年統計,在RCA桃園廠工作多年的員工,至少已有1375人罹患乳癌、子宮頸癌等各式惡性腫瘤,其中216人已過世。相關訴訟救濟至今仍在進行,受污染的水源環境也尚未整治成功。

我們看著綠意盎然的老街溪畔,想著RCA,心理抽痛著。老街溪的「開蓋重生」連結河川教育中心,介紹有關老街溪的河川整治過程、河川生態等資料,期許在教育的潛移默化下,未來能有更多能溫柔善待環境的人們。

扎根,過金火與咖啡香

桃園,真正讓我驚奇不已。去年剛搬家的陌生感已消失無蹤,與新故鄉的感情連結日益深厚。我想,百年前的拓墾先民、數十年前的離島移民,還有因工作因緣陸續匯集至此的各族原住民,也都有與我有相似的心路歷程吧。

他,是我在桃園認識的第一個朋友,現在是男朋友了。這天,他說要帶我去一個他孩童時期最喜歡的熱鬧大活動!

 

熱熱鬧鬧的地方大代誌

我們驅車來到大園,越靠近矗立在桃園機場第三跑道盡頭的大園福海宮,街頭邊就越熱鬧,一路到廟埕前人潮熙來攘往。

每年農曆3月8日,是福海宮所供奉的輔信王公聖誕,流傳上百年的慶典儀式「飛輦轎、過金火」,由於極具祭祀文化特色,加上地方民眾主動積極參與,已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依照文資法,指定為無形文化資產之一。

王公要為信眾解決疑難雜症時,起輦辦事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飛輦轎」多在輔信王公聖誕日時,過金火儀式前的起輦儀式才會看到。

「飛輦轎」是指輦轎在發輦的過程中,扛轎人員依圓心旋轉移動,待神轎產生旋轉速後隨自轉、離心力漸大,部分扛轎人員只需稍抬起雙腿,即可騰空隨輦轎旋轉,就像是飛起來一樣。「過金火」則是信徒赤腳扛著神轎,快步衝過燃燒中的金紙堆。

初見儀式的我目瞪口呆、驚呼連連,更令我感動的是熱鬧喧騰卻不失隆重氛圍,男女老幼,無一不對神祇的虔誠、敬拜。土地、人、信仰,宗教活動的展現,就是人與鄉土互動而來的結晶。

「就知道妳會喜歡!」他說,兒時坐在阿公肩膀上看到飛輦轎就像特技表演,長大後翻閱典籍才知道那是象徵祈福平安的儀式。「農曆六月,我們再去參加大溪人的第二個過年!」

他說的是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遶境。震天乍響的鞭炮煙火、熱鬧歡騰的舞龍舞獅,踩高蹺、鼓陣、家將,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就是「社頭」大顯身手的好機會。

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圖/FB@大溪大禧Daxidaxi。
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圖/FB@大溪大禧Daxidaxi。

傳奇商人簡阿牛

他告訴我,聊及大溪,就不能不說到「簡阿牛」。大溪老街上一處氣派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建成商行」,就是簡阿牛曾經的店舖與住家。

簡阿牛是日治期間經營樟腦業與煤礦業的台灣鉅富,出身於大溪,20歲時先是跟父親從事樟腦產業,因其傑出的生意手腕和領導才能,被日本人於1906年聘請擔任角板山樟腦局的製腦腦寮小組長。

樟腦商業的成功,讓簡阿牛開始將生意版圖拓展至製糖、造林、信託等領域,當年建成商行橫跨大稻埕、三峽、九份、鶯歌等地、統攬煤礦、金礦、樟腦、藍染等事業的龐大集團,簡阿牛就是撐起該集團的靈魂人物。

簡阿牛事業有成,對鄉里亦有善舉,在大溪的諸多公共事務,從文化、宗教、到慈善事業都能看見簡阿牛的名字出現。日本人稱他「本島實業唯一之霸者」,日治時期全臺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臺灣日日新報》,就以「宛如水滸傳式人物」,來形容其戲劇性的一生。

建成商行是早年大溪地區樟腦業與煤礦業鉅子簡阿牛的住所。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建成商行風格特殊,融合傳統與近代建築工法。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透過華麗的建築風格,能看見建成商行當年繁盛的風華。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土地公同學會

「你有沒有發現,桃園到處都可以看見土地公廟?」我仍沉浸在簡阿牛的故事中,他帶著我走到路旁一處土地公廟,說根據統計,桃園地區34.8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中,有多達近300座土地公廟,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7座以上的土地公廟,密度高居全國之冠。

桃園有這麼多土地公廟的原因至今成謎,其實桃園作為閩客族群的匯聚地,無論是客家人稱的「伯公」抑或閩南人稱呼的「土地公」,都是居民用以祈福平安的信仰寄託,祈求神祇關照鄉土大小事、保護鄉里安寧。「就跟你和我一樣,初到異鄉,一定都很希望祈求當地神明保佑。」

館內福德宮可供民眾參拜。圖/記者鄭超文。
土地公文化館外觀。圖/記者鄭超文。

土地公廟絕大多數都是一廟一神,但位在大溪阿姆坪的復源宮就出現一廟二神的奇景。

原來,石門水庫底下其實藏有一座小小的百年土地廟,由於石門水庫蓄水,土地廟就被沒入水底,廟裡的土地公就被遷移到鄰近的復源宮奉祀。

當地居民王鎮興說,當時移祀為了尊重復源宮內原本奉祀土地公,曾擲筊請示是否「一廟容二神」,結果神靈指示因先來後到,請水中土地公廟神像位居下方神案,成為全台少見一間廟,卻供奉兩座神明的景象。

文史資產豐厚多元的桃園有一廟二神,還有祖籍不一的神明同住一個屋簷下。想了解地方開墾史、此處的拓墾者是來自漳泉州?是閩南抑或客家?從地方信仰的廟宇著手準沒錯,因為原祖籍的信仰會隨移民者移入。

但在桃園,這項指標並不精確,龍潭永福宮和大溪福仁宮,就同時供奉漳州開漳聖王和客家族群的三山國王。

「桃園真的是太有趣了!真的就像這一年我們一起看到的點點滴滴,好多族群、好多故事、好多不同的文化,但是大家都可以兼容並蓄一起生活。」我們十指相扣,相視而笑。

 

經典的變與不變

在桃園的這段日子,我的舌尖漫遊世界,從滇緬到泰國菜、菲律賓烤雞,對離島馬祖、客家菜式、眷村佳餚和原住民風味菜都有所認識;我的腳步在走踏在草漯的台版撒哈拉沙漠、新屋石滬群,還有好多好多涵括自然景觀、人文風情的景點……爸媽取笑我「當初說要搬家桃園,哭哭啼啼的人不知道是誰呢!」

這一天,我和他要到富岡小旅行。位於臺灣桃園市楊梅區的富岡,是鐵路行經的一站。要拜訪富岡,火車就是棒的交通工具。富岡火車站,原名伯公崗站,為桃園最南端的火車站。下了車、出了站,就是富岡老街。

富岡老街的歷史其實與大溪老街一樣悠久,但隨著鐵路改道,時過境遷,曾經風華繁盛的老街因缺少發展,年輕人紛紛離家向外尋覓工作機會,讓富岡逐漸變成老人居多的城鎮,但也因此保留許多完整美麗的質樸街屋。

台版撒哈拉沙漠-草漯沙丘。圖/卓亞璇。

富岡老街悠悠的氛圍,讓我不自覺鬆下因日常奔忙而緊繃的肩頸。在富岡主要道路的信義街上,約有30棟老屋,看著紅磚街屋,好似能想像數十年前攤商結市、熱鬧非凡的活絡樣子。

我們走著走著,看見一位打赤膊的老阿公,手裏拿著竹材,靈巧地正在施展魔法,不一會兒,一張小小的竹椅誕生。原來這位阿公就是國寶級竹藝大師戴阿爐,從13歲起做跟著竹編師傅做學徒,至今「與竹共舞」已超過70載,對竹材的處置俐落輕巧,「好厲害!」我忍不住發聲讚嘆。

「都做這麼久了,沒什麼厲害的!」戴阿爐阿公笑笑地說,他是年輕時遇到願意教的好老師,他15歲出師,當時客庄經常使用竹製的籃子、籠子等農漁用品,他年輕時也「逐工作而居」,到各地製作、傳承竹製品,後來遇到妻子成家,才在富岡開業、定居,至今逾60年。

 

老靈魂新生命

我們又走著走著,來到一間傳來談笑聲的房子前。原來,他們是正在為老屋「擦澡」清理環境的「富岡創生協力隊」,要準備解開這被灰塵封存的空間。

這幢位「信義街187號」的老屋,屋主鄒媽媽在此經營派報業30年餘年,於民國90年代歇業後,就只有鄒媽媽探訪老友時偶爾居住。

富富小山岡為「信義街187號」老屋整修而成。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富富小山岡創生基地。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桃園市府文化局號召青年志工組成「富岡創生協力隊」,整修這幢老屋作為創生基地「富富小山岡」。老屋搖身變為公共空間,做為地方創生的搖籃,藉此為居民帶來新思維,進而培育地方創生志工,再結合地方文史團體跟社區力量,也成為青年圓夢、返鄉、移居的場所,讓富岡再現風華。

聽完創生協力隊的分享,
「也許,我們也可以在富岡做點什麼呢!」
「那你想做什麼?」

「開一家小店,也許,賣二手書?咖啡?或是文創商品DIY?」
「聽起來都很棒,可以邊翻書邊喝咖啡!當然,親子DIY也行!」

「店裡再保留個空間,邀請人們來分享他們想說的地方故事!」

「好耶,那我也可以分享我身為桃園新移民的文史旅行!」

「哈哈,就像戴阿爐阿公一樣,在這裡開業、定居嗎?」
「我已經定居桃園囉!」

富岡創生協力隊在此舉辦藝文展覽。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期許富岡成為青年圓夢、返鄉、移居的地點。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富富小山岡。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我們邊走邊聊,嘻嘻笑笑,沐浴在夕陽下的富岡老街閃著金光,淡雅的紅磚瓦、拱門、土牆,我忽然憶起搬家前的兒時好友們,我要邀請她們來我的新故鄉走走逛逛。

我將頭倚著他的肩,開始期待帶著好友尋訪桃園角落的旅程,也期待未來能在桃園某處,遇見開始對桃園充滿好奇的你/妳。